黨員王赫:努力的他就像連軸轉動的齒輪
發布時間:2021-05-28 10:33:22來源:宣傳部
今年五四表彰,海南師范大學文學院本科生第一黨支部紀律委員王赫獲得了“海南省優秀共青團員”的榮譽。這個表彰對他來說既是認可也是鼓勵,但這并不是他第一次獲獎。工作上,他銳意進取,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擔任文學院本科生第一黨支部支委、班級團支書和班長,獲得過“優秀共青團干部”、校級和院級“十佳團支書”等稱號;學習上,他勤奮刻苦,“校一等獎學金”、“校二等獎學金”、“葉圣陶獎學金”、海南師范大學“三好學生”、“優秀三好學生”等多項榮譽都被他收入囊中。古人云:“不積硅步,無以至千里”,這些獎項的背后是王赫日復一日的努力與永不服輸的信念。
忙碌是一種選擇
王赫是一個不服輸,做事較真的人。大一的時候,王赫帶領著班級參加了學校舉辦的團日活動,但是由于沒什么經驗,只拿了一個三等獎。當時他就在心里暗自發誓:下次一定要拿更好的名次。在第二年的時候,距離比賽一個月,他就想好了劇本、人員安排、道具選用,帶領同學苦練了一個月,最后拿到了院一等獎、校二等獎的成績。不僅如此,挑戰杯大賽、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青馬杯”大賽等都有他的身影,努力的王赫就像連軸轉動的齒輪,一個接著一個地轉動。
然而,求學之路并不可能因為努力而一帆風順。班級事務、學習瓶頸以及競賽的壓力都相繼出現在了王赫面前,甚至出現了在課堂上趕寫團日匯報劇本的情況。在被老師批評教育后,王赫進行了深刻地反思,課堂上高效學習,擠出盡可能多的課余時間來完成工作與活動。“學習是沒有什么捷徑可走的,扎扎實實地學是任何學習課程的秘訣,在學習上,最主要的還是上課的時候要好好聽,在課堂上就完全融入進去,不要拿來工作或者做其他的。”王赫說道。文學院輔導員孫浩評價他:“王赫同學在課余時間工作十分拼命,工作量很大。他是那種會盡自己所有努力去完成工作的人。”
“凡處得有善有未善,及有困頓失次之患者,皆是牽于毀譽得喪,不能實致其良知耳。”這是王赫的座右銘。失落、煩悶總會在學習生活中不時地降臨,王赫也有感到苦惱想要放棄的時候,也會追問自己:天天忙碌的意義是什么?為什么要讓自己這么累?但短暫的迷茫與懷疑過后,王赫都會重振旗鼓,開始下一個征程。
王赫表示,他的爺爺和父親都是老黨員,都在各自的崗位上為人民默默地服務,這使他深受觸動,他希望自己也可以像他們一樣,能夠為國家和人民作出自己的貢獻。在大一時,王赫就申請入黨,之后積極參與各項活動,積極創先爭優,提高自己的學習成績,提升自己的黨性修養,努力向黨組織靠攏。
功夫不負有心人,王赫于2020年6月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了一名預備黨員。王赫說,作為黨員,他理應發揮好模范帶頭作用,更好地服務大眾。
擔當是一種責任
“在其位,謀其政,盡其職,勝其任”,工作中的王赫認真又負責。孫浩回憶說:“王赫在同學生病時,自己租了一輛車把同學送到了第一人民醫院,在我知道的時候,他已經處理好了一切。”
王赫表示:“當時是河北疫情最嚴重的時候,而室友已經發燒一兩天了,當時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打算——新冠。”王赫把室友送到了第一人民醫院,做核酸,檢查病情,所幸檢查后確診只是普通的發燒,讓王赫松了一大口氣。
后來,王赫也積極響應學校脫貧攻堅的號召,作為團支部負責人參與了海南師范大學組織的“大手牽小手”活動。對于這次活動,王赫深有感觸,因為他的父親是一名公務員,在他的家鄉也有類似的幫扶任務,他小的時候就和父親參加過類似的活動。當時還很幼小的他就在心里默默許下愿望:我長大了也要像爸爸一樣幫助別人。“大手拉小手”活動對王赫來說,不僅僅是一次幫扶活動,也是對兒時心愿的一次實現。在幫扶期間他積極發動募捐、輔導功課等活動,為扶貧對象提供自己力所能及的幫助。
任何成長都不是一蹴而就,班級工作也是王赫磕磕絆絆摸索而來。在大一剛擔任班委的時候,王赫由于溝通不到位,導致剛開學后一些工作開展得不盡如人意。那段時間他心情低沉,一連幾天都失眠。精神狀態極差的他在一次課間偶然碰見了一位同鄉學長,在經過一番探討后,王赫找到了自己的不足和改進方法。他意識到了主動溝通的重要性,認識到身為班級團支書必須要沖在前線,要為班級利益著想。之后,他便對班級的管理做出了一整套整改措施,比如無故缺席班級活動就算作曠課,并如實匯報給老師,這使得班級紀律情況大為改觀,無論是上課還是活動出勤都有很大的改變。這讓他感到欣慰的同時也受到了極大的鼓舞。
錢理群先生曾說:心中若有夢想,人生的道路就不會布滿坎坷;眼中若有光明,腳下的世界就不會一片黑暗。受家庭的熏陶和影響,王赫的夢想是成為一名基層公務員,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在農村地區發光發熱,為鄉村振興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王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