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李鴻安:跨專業考研,既是勇氣,亦是能力
發布時間:2021-05-27 15:14:02來源:宣傳部
李鴻安,男,中共黨員,河北張家口人,地理與環境科學學院2017級地理科學班學生,學生黨支部組織委員。曾獲軍訓標兵、優秀共青團干部、海南省和海南師范大學無償獻血先進個人、銀獎志愿者、十佳學生干部、校三好學生等榮譽,跨專業考入海南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攻讀碩士研究生。
理論與實踐的雙收
李鴻安是2019年5月入的黨。早在中學的時候他就已經有了入黨的想法,因此來到海師的第一時間就向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李鴻安心心念念入黨有兩方面原因,一是他認為中國共產黨在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的指導下,帶領中國人民進行革命、建設和改革,這是一支有榮譽感和使命感的隊伍。他想加入到這個隊伍中,在黨的領導下繼續奉獻自己的力量;另一方面是因為黨員要有先進性,要發揮先鋒模范作用,想通過入黨來更加嚴格的要求自己,不斷向優秀黨員同志看齊,不斷地鞭策、提升自己。
本科四年來李鴻安先后擔任院團委組織部干事、部長,團委副書記,團支部書記,院學生黨支部組織委員等,可以說從來沒有脫離過黨團組織的隊伍,對黨團工作也是盡心盡責。李鴻安大二擔任院團委組織部部長的時候,要在一個月之內完成推優、十佳評選、優團優干評選、團日活動、黨課培訓五項工作。工作任務接踵而來,李鴻安帶著部門干事忙碌了一整個月,不停地整理、核對材料,幾乎每一天都是腳步匆匆,埋頭苦干,最終零差錯完成了所有工作。李鴻安說道:“四年的黨團工作使我接觸到了很多馬克思主義理論方面的內容,提高思想理論水平的同時,對馬克思主義理論這個學科的興趣也更加濃厚,對我考研選擇馬克思專業以及備考期間的復習有很大的影響與幫助。”
在李鴻安看來,無論是學習還是工作,首先要用心,要精益求精,只有用心才有可能會得到想要的結果;其次是行動力,他非常討厭懶惰和拖延,學習和工作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一定要第一時間完成,這樣既可以提高效率也鍛煉了能力;最后是創新,事物是在發展變化的,不能完全依賴過往的經驗,否則會陷入被動導致工作成效差,要有自己的新思考和新作為。
迷茫又清醒的日子
李鴻安最早產生考研想法時,是在地理專業的學碩和專碩之間糾結,始終沒有確定下來。2019年12月,2016級學長學姐的研招初試結束,2017級學子的碩士備考正式提上日程,李鴻安頓時感到緊迫,尤其他一直沒能確定下來報考方向,茫然于地理專業是否適合自己,疑惑于自己該轉向何處。
2020年年初本應是2017級學子的碩士備考期,卻突發疫情延期開學,這也給了李鴻安充分的時間思考自己的考研方向。經過深思熟慮,他覺得地理學科并不是很適合自己,硬著頭皮備考會很艱難而且極有可能產生不理想的結果。于是李鴻安決定跨專業考研,但報考什么專業又成了新的問題,回想大學的學習經歷,大二時上過的兩門思政公共課給李鴻安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馬克思主義理論及其中國化的發展成果引起了他的興趣,他也一直在從事學院黨團相關工作。理論與實踐的結合,讓他覺得馬克思主義理論其實是一門很實用的學問。在咨詢過思政課老師確定馬克思主義學院招收跨專業考生后,李鴻安認定了這個學科,開始專心備考。
跨專業備考并非一帆風順。盡管李鴻安已經做好了充分的心理準備,也有一定的理論學習基礎,但當真正接觸到專業課的知識時還是有些無從下手。全新的知識體系給李鴻安帶來了很大的挑戰,沒有學長學姐跨考相關專業的經驗可循,與身邊一同備考同學的共同話題也越來越少。開學后又忙于校團代會、院團委換屆以及期末考試,又有環島實習、教育見習、頂崗實習等不斷地打亂復習計劃,只能見縫插針式地擠時間復習,直到7月中旬,換屆與期末考試結束后,李鴻安開始了全身心地考研沖刺。
“在整個考研周期,輔導員和馬原老師對我的幫助很大,從最初選擇報考方向、推薦閱讀書目,到成績公布后第一時間的關心和研究生導師選擇等都給了我很多寶貴的建議。對跨專業考研的我來說是彌足珍貴的,非常感謝兩位老師的關照和指導。”李鴻安感激地說道。
英國政治家切斯特菲爾德曾說過:效率是做好工作的靈魂。李鴻安正是如此,雖然時間緊迫,但他戒驕戒躁,有條不紊地完成各項任務與備考計劃,最終獲得了滿意的結果。
談到對未來的規劃,李鴻安說:“未來最重要的是讀研究生。我很喜歡海南,計劃畢業之后留在海南發展,為海南自貿港的建設和發展貢獻力量,也希望可以在海南實現自己的理想。”
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相信李鴻安以后可以走得更高更遠!
李鴻安